饲养鹦鹉鱼的心得体会 (红鹦鹉、血鹦鹉、元宝鹦鹉、金刚鹦鹉) 如何挑选鹦鹉鱼? 鹦鹉鱼饲养经验交流
一、关于鹦鹉鱼翻鳃
鹦鹉鱼翻鳃是十分常见的缺陷,而且个人感觉越是体型比较短圆的越是爱翻鳃,而体型瘦长的尖嘴魔鬼鹦鹉鱼则少见。鹦鹉鱼翻鳃分一下三种:一是翻鳃膜,即鳃盖后面那层薄膜外翻;二是翻鳃膜同时翻鳃盖,鳃盖边缘外翻;三是痄腮,即鳃部张得很大,不能平滑闭合,从后面、侧面可以看到红红的鳃丝。
个人经验感觉,从前到后缺陷越来越严重,翻鳃膜问题不大,可以手术修剪,将外翻的鳃膜部分剪掉,水质好的话都可以不用消毒,大不了抹一点黄粉,一个月后可以长好。翻鳃盖就比较麻烦,幼鱼也可以手术,将外翻的鳃盖连同鳃膜同时剪掉,过一段时间一般也可以长好,但也有长出来后还是翻鳃的(成功经验较多,包括一条翻鳃的红马骝同样治好),但是鱼大了之后(10公分左右甚至以上),往往剪掉的鳃盖不能再长齐,能看出来缺了一块。至于痄腮,我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即使是幼鱼也不行,痄腮的鹦鹉鱼越大越明显,鳃部张得老大,很难看。而且致命的是痄腮的鹦鹉鱼呼吸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缺氧最先死的一定是痄腮的,然后是翻鳃盖、鳃膜的。所以建议大家一定不要买痄腮的鹦鹉鱼。
二、关于鹦鹉鱼背鳍倒伏打不开
鹦鹉鱼是人工杂交品种,所以感觉缺陷比较多。其中背鳍多有倒伏、歪斜、打不开等现象。这样的鹦鹉鱼细观察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鹦鹉鱼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应该是鱼鳍完全舒展,各鳍完全打开,这样才好看。而许多鹦鹉鱼的背鳍有问题,其他的胸鳍、臀鳍、尾鳍等较少见出问题。希望各位鱼友挑选鹦鹉鱼时要细心观察,避免这样的缺陷。
三、关于鹦鹉鱼身体歪斜畸形
鹦鹉鱼身体某部位出现歪斜畸形的也比较多见,特别是尾柄附近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缺陷比较明显,大家细心一点大多能够发现。
四、关于鹦鹉鱼的嘴形
各种不同品种鹦鹉鱼的嘴形有不同标准。普通鹦鹉鱼一般T字形、V字形、倒三角形为好,元宝鹦鹉鱼以月牙形嘴居多,金刚鹦鹉鱼是一字形嘴。特别要注意的是鹦鹉鱼歪嘴的很多,一定要注意挑选。另外下嘴唇突出(兜齿)的不好看,注意挑选下嘴唇内收的为好。总的原则是正面看要形成笑哈哈的笑嘴,这样的才招人喜欢。
五、关于鹦鹉鱼的眼睛
鹦鹉鱼的眼睛要大小适宜,透亮有神。小眼睛不好看,太大一般是老头鱼。另外主要注意的是眼圈要金黄色完整透亮,有许多鹦鹉鱼的眼圈有黑纱,不能形成完整的金色圆环,不好看。小的鹦鹉鱼有的能褪掉,中大鱼眼圈有黑纱的就没办法了。挑选时尽量要挑眼圈没黑纱的才有保证。
六、关于鹦鹉鱼的体色
谁都希望自己养的鹦鹉鱼红艳可人,但是不少鱼友的鹦鹉鱼颜色并不鲜艳,问题出在哪里呢?这里面多讲一些:
(第一) 尽量不要买打色的鹦鹉鱼。打色的鹦鹉鱼非常容易区别。
1、打色的鹦鹉鱼首先感觉是红的过于艳,红得发紫。真正养红的是大红、鲜红色。
2、打色的鹦鹉鱼颜色不均匀,靠近背部的地方颜色重,身上有大小不一的红点。
3、打色的鹦鹉鱼刚进来时候很红,过几天就掉色了,缸水都会变红的。
4、褪色后的鹦鹉鱼后背部位留有一条深色的色素沉着。
5、打色的鹦鹉鱼也能养红,但是打色对鹦鹉鱼健康有影响,以后也要打的色一边褪、真正的红色一边上,有时针孔部位还是会留下痕迹。
6、不打色的鹦鹉鱼在鱼店里很少有很红的(除非鱼友不养了刚拿去没几天的),原色的鹦鹉鱼一般是橙红色。
(第二) 水质要保持好。鹦鹉鱼在弱酸性老水中会比较红,所以不要经常大量换水或是倒缸,这都容易使鹦鹉鱼褪色。而要保持水质清澈透明还不能经常换水就需要强大的过滤系统,最好是顶滤加缸外机两套以上的过滤系统。铺底沙也可以,但是不要用珊瑚沙。我因为养的密度较大没有铺底沙,太不好清理,除了过滤外每天再用细眼网抄捞捞鱼粪便。
(第三) 要保持鱼健康,精神状态好。有病的鱼不可能颜色鲜艳,任何鱼都是一样的。所以保证鱼的健康无病,不和大型凶猛鱼类混养,保证鱼不出现紧迫、胆小等状态,才能把鹦鹉鱼养出好的颜色来。
(第四) 饲料的问题。如果只喂血虫、面包虫等缺乏虾红素的天然饲料,很难把鹦鹉鱼养的颜色鲜红,除非经常以河虾为主食。所以我的经验是每次喂食都是先喂颗粒饲料到半饱,然后再喂血虫、面包虫、河虾等喂饱,每天两次。这样既能喂红,又能让鹦鹉鱼吃饱、长得快。饲料我是用宝赠红、拉玛红、红加美、神奇宝贝等几种品牌混合在一起来喂的。
(第五) 光线的影响。鹦鹉鱼在较暗的环境中会变红,而强烈的灯光或日光都容易让鹦鹉鱼发白。选用台湾红等灯管照在鱼身上很漂亮,也有助于诱色。注意不要太强和时间太长。
(第六) 关于黄色鹦鹉鱼。黄鹦鹉鱼一般是原色的黄色品种,如果不喂增色饲料一般能保持鲜艳的明黄色,但是如果喂增色饲料,一样能喂成鲜红色。也不排除有的鱼友养功不到喂成了胡罗卜色,红不红、黄不黄的。
七、关于鹦鹉鱼身体上的黑斑
鹦鹉鱼小时候和罗汉一样都是灰灰的、有墨迹的模样,到两公分以上开始慢慢变圆、褪色、褪墨迹,变成黄白色,然后再慢慢变成桔红色、红色。有的小鹦鹉鱼褪色慢,往往身上还留有黑斑没退干净,这样的不要紧,过一段时间随着小鹦鹉鱼长大就会退干净的。如果有的已经比较大了(8-10公分左右)还没有褪干净,这样的很有可能就褪不干净了,不建议买这样的。另一种就是原来已经褪干净的因为运输、环境不适等外因身体、鱼鳍、眼圈等又长出了黑斑的,这样的一般适应环境后都能褪掉。有个小窍门,可能不太正确大家探讨,一般中鱼以上的鹦鹉鱼如果身上的黑斑是那种较淡、但是深入到肉内的,大部分是原来一直没有退干净、以后也不太可能退干净的,如果是很浓重的黑斑、但是明显浮在身体表面的,过不了几天就会褪掉的。
八、关于鹦鹉鱼起头
金刚鹦鹉鱼和达摩鹦鹉鱼是起头的,红财神也是起头的,这些鹦鹉鱼品种要求就是要有头的,当然是头越大越好,非常威武。另外普通鹦鹉鱼也有一些可以起头,这主要是来自红魔鬼的起头基因。一般2年以上的成年雄性鹦鹉鱼有一些可以起头,但大部分不起头。近期发现邻近产卵的雌性鹦鹉鱼也有的起头,产完卵又缩回去,挺有意思。凭经验发表个人观点:一般体型略偏长、扁,嘴较尖、比较接近月牙或一字形,头背结合部位没有明显凹陷,性情比较凶猛好斗的鹦鹉鱼身上红魔鬼基因多,比较容易起头,而标准的血鹦鹉鱼身体短圆、头背结合部位凹陷并形成一到横线的鹦鹉鱼很少能起头。如果将普通鹦鹉鱼养出头来,体型颜色各方面再都完美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
关于各个鹦鹉鱼种类的区别:
1、达摩鹦鹉鱼好像就是起头的普通的血鹦鹉鱼,等待高手详细告之。
2、金刚鹦鹉鱼和普通鹦鹉鱼的区别: 第一是嘴形,普通鹦鹉鱼一般是T字形、月牙形、三角形,不能完整闭合。金刚鹦鹉鱼正常的一字嘴形。但是不能以此作为区分两种鹦鹉鱼的唯一标准,许多类似红魔鬼的垃圾鹦鹉鱼也是一字嘴。 第二看头背部的形状,普通鹦鹉鱼从眼睛正上方看头背交接部位一般是凹陷下去的,元宝鹦鹉鱼是一条平滑的圆弧线,而金刚鹦鹉鱼是突起的。成年金刚鹦鹉鱼一般明显起头。 第三看身型,标准血鹦鹉鱼身材短圆,金刚鹦鹉鱼略偏长、扁。 第四看体型大小,一般血鹦鹉鱼15-20公分,金刚鹦鹉鱼可以达到25公分以上,体重可达1公斤。生长也比血鹦鹉鱼更迅速。 另外金刚鹦鹉鱼比普通鹦鹉鱼性情凶猛好斗,在大缸多只混养的情况下有所缓解。
九、关于鹦鹉鱼胆小的问题
经常用鱼友反映鹦鹉鱼胆小怕人,特别是刚买回来的鹦鹉鱼,一来人就吓的跑到缸角或是隐蔽物后,哆哆嗦嗦的看起来一点不爽。这是鹦鹉鱼的天性,适应环境后慢慢会好转。单一品种群养能很快适应环境,而和大型凶猛鱼类混养、同种鱼太少都比较难改变这种状况。要想尽快改善这种局面,最好不要让他们吃饱,总保持他们的饥饿状态,就会追人了。另外举止要轻柔,不要拍缸或是在鱼缸跟前挥舞什么大东西,把他们吓毛了就更怕人了。主要一点就是经常接触人,习惯了就好了。喂食的时候刚入缸的鹦鹉鱼胆小,不敢到水面上来吃颗粒饲料,可以先喂血虫、河虾、下沉型人工饲料等沉水食物,慢慢等鹦鹉鱼胆大了喂什么都行了。
十、关于鹦鹉鱼的混养和攻击性
血鹦鹉鱼性情比较温顺,较适合与其它鱼混养。比较常见的是和金菠萝、地图等美洲中大型慈鲷以及银龙、金龙、红龙等龙鱼混养。往往鹦鹉鱼是被欺负的角色。但是也有一些鹦鹉鱼的攻击性很强,特别是金刚鹦鹉鱼、元宝、财神、魔鬼鹦鹉鱼等一字嘴、月牙嘴的鹦鹉鱼品种,因为嘴不像普通鹦鹉鱼那样不能闭合,而是正常嘴型,再加上个体很大,所以有较强的攻击性,混养时要注意体型的差距,注意观察。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缸多只混养,适量加大密度以降低攻击性(鱼多了不知道攻击谁了)。
十一、关于养鹦鹉鱼的硬件设施
鹦鹉鱼比较强壮易养,很容易养活,但是要想挑选到好鹦鹉鱼、养好鹦鹉鱼也并不是简单能做到的。鹦鹉鱼最好大缸群养,单一品种最好,和其它温和的大型鱼混养也可,如菠萝、紫红火口等美洲慈鲷或是红龙、金龙等龙鱼,尽量不和罗汉、红魔鬼等凶猛大型鱼混养,也不要和六间、狐狸、阿里、王子等非洲慈鲷混养(水质要求不同)。
总之,要想养出一缸红通通漂亮的血鹦鹉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较大的鱼缸、良好的生存环境、强大的过滤、充足的氧气才行。
高效滴流过滤:
十二、关于鹦鹉鱼公母的区分
鹦鹉鱼本身是杂交品种,公鹦鹉鱼没有繁殖能力,但是母的鹦鹉鱼可以,用罗汉、红魔鬼、紫红火口等慈鲷公鱼可以杂交。关于鹦鹉鱼公母的区别,小鱼我也没什么办法,必须是十几公分以上的中大鱼,有一些体会,没有科学论证,不见得很正确:
1、公的鹦鹉鱼体色比较红,母的略淡,也容易变白。
2、公鹦鹉鱼背鳍、臀鳍略尖长,有时能超过尾鳍。母鹦鹉鱼一般不超过尾鳍。
3、公鹦鹉鱼比较好斗,起头的可能性略高。母鹦鹉鱼在产卵前也会突然起头(不是绝对的)。
4、公鹦鹉鱼看生殖孔部位比较平滑,突出部分很小。母鹦鹉鱼生殖孔部位突出较大,明显可见。
5、公鹦鹉鱼腹部平滑,母鹦鹉鱼略膨胀,到邻近产卵时尤其如此。(这也需要区别品种,有的鹦鹉鱼体型本来就圆,腹部也很圆,有的体型很长,即使是母的腹部也不圆,所以需要同品种间比较。)
------------------------------
相关阅读: 血鹦鹉鱼:胖嘟嘟惹人爱的喜庆之鱼 适应能力强 易饲养
文章出处:最宠网(www.petzd.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站长推荐: 鹦鹉鱼 |
|
点击查看:鹦鹉鱼淘宝天猫优惠券 >>鹦鹉鱼价格大全<< >>鹦鹉鱼哪个牌子好?<< |
鹦鹉鱼推荐 |
|
-
关于鱼缸裸缸开缸养水和开缸后怎样放鱼的问题良好的养鱼习惯从开缸养水开始
1081 -
每天一种热带鱼——彩裙鱼、墨裙鱼 习性特点热带鱼大全系列
952 -
蓝色魅影:阿里鱼饲养介绍——热带鱼大全系列 附网购阿里鱼等三湖慈鲷、短鲷销量前五名
467 -
罗汉鱼吃什么饲料对起头有好处呢?新加坡仟湖傲深第二代XO寿星头红瑞神增头饲料400g 100g罗汉饲料仟湖授权 正品保证 中大粒
661 -
黄帆天堂鸟卷贝鱼习性和饲养方法-坦湖慈鲷
450 -
鱼缸造景效果图之南美原生造景图集及素材
812 -
常用鱼缸造景方法和步骤,以及造景材料注意事项 鱼缸造景是门学问
367 -
每天一种热带鱼——红龙鱼 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 龙鱼饲料 热带鱼大全系列
1379 -
黄金珍珠虎-适合混养的坦湖喷虎鱼
532 -
为什么要给鱼缸选择大功率的加热棒?省电在于高效率 高效使用鱼缸加热棒的细节
362
- 评论
- 全部评论(0)
- 我要留言
-
迷你鹦鹉鱼公母分辨图解 迷你鹦鹉鱼繁殖前兆
573 -
海水鱼缸的开缸全过程 - 海水缸入门教程如何养海水鱼?海水鱼缸配置详解
357 -
迷你鹦鹉鱼繁殖方法及全过程记录 轻松转移新生幼鱼到新鱼缸的方法
409 -
什么是丝藻?如何去除丝藻? 除藻方法汇总
134 -
金鱼身体变红充血是怎么回事?——金鱼充血症的起因和治疗方法 附黄粉(呋喃西林)的使用方法
83 -
黑尾大勾鱼的习性特点和饲养方法 群游壮观的灯科鱼
176 -
鱼缸哪个牌子的好?鱼缸十大品牌排行榜 如何挑选美观又耐用的鱼缸
398 -
十二种鱼缸过滤器的优缺点横向对比 各种类鱼缸过滤器作用总结
445 -
大鱼缸不打孔如何改底滤?DIY自己动手改底滤,嫌麻烦可以选择乐氏虹吸底部过滤系统 乐滤原理解析及鱼友案例展示
177 -
迷你辣椒蟹饲养指南草缸小生灵,食物残渣分解者
82
-
每天一种热带鱼——银板家族中的中小型银板(皇冠红勾丁、七彩银板、粗线银板、细线银板、豹纹银板、喷点银板、黑桃A银板等等) 温顺又群游的可混养的大中型热带鱼
1752 -
每天一种热带鱼——红龙鱼 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 龙鱼饲料 热带鱼大全系列
1379 -
小型热带鱼鱼缸的选购及维护 - 如何挑选小鱼缸? 简单的养鱼从鱼缸开始
951 -
关于鱼缸裸缸开缸养水和开缸后怎样放鱼的问题良好的养鱼习惯从开缸养水开始
1081 -
每天一种热带鱼——彩裙鱼、墨裙鱼 习性特点热带鱼大全系列
952 -
新手养狗入门必看攻略 (三)小狗的饲养须知 ②教狗狗上厕所、熟悉环境;疾病防治;改善狗狗习惯
720 -
超白鱼缸的介绍以及选择 - 如何挑选超白缸?超白玻璃原片 超白缸导购
724 -
最完美的水草水族箱的十大金科玉律之八——平衡的鱼群水草水族箱(草缸平衡)
741 -
鱼缸造景效果图之南美原生造景图集及素材
812 -
鹦鹉常见种类有哪些?中大型鹦鹉有哪些? 鹦鹉种类入门介绍
681